独玉

2022年9月26日17:07:08独山玉独玉已关闭评论4,1581阅读模式

独玉就是我们所说的独山玉,也叫南阳玉,据《汉书》记载,当站的南阳独山称 “玉山”。独山脚下的玉街寺旧址就是汉代生产和销售玉器的地方。

东汉张衡《南都赋》记载:“宝利珍怪,金彩玉璞,随珠夜光”,“珍馐琅,充溢圆方”。独山玉具有色鲜质润的优点,历来被玉器制作者和收藏者青睐。

独玉

南阳独玉摆件天蓝料

独山玉可以雕琢成精美的玉器,其优点主要是色彩瑰丽、玲珑剔透,许多人都把它称为南阳翡翠。独山玉呈现的颜色有较大差异,颜色较多,色调齐全,红、黄、绿、白、青、黑、紫各有千秋。

主要品种有:

1,白独玉,其中包括水白玉、白玉、乌白玉等;

2,绿独玉,主要有绿玉、绿白玉、天蓝玉、翠玉等;

3,青独玉,即为青玉;

4,黄独玉,即为黄玉;

5,红独玉,又名芙蓉玉;

6,黑独玉,即为墨玉。

其他掺杂各种颜色的独玉就是杂玉。在这些品种中,价值最高的是黑水白玉、天蓝玉和绿白玉。

人们常把透明度好的独玉美其名曰 “独翠”,而紫玉和杂玉的等次则稍逊。无论是红、黄、绿、白、青、黑、紫哪类独玉,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,即玉质内部有微细的小颗粒,体径都在0.06毫米以下,因此独山玉玉质细腻,密度很高,质地坚硬。

渊源与传说

1、夏商周时期的玉器神化与君子化

独玉

商代独山玉兽

夏商周时期,玉器成为天地人神交往的重要媒介。当时,圣坛祭祀不可无玉;表现血缘亲疏、等级高低不可无玉;象征人伦道德、典章制度不可无玉。

玉器已成为夏商周时期礼玉文化的传播载体。庞大的玉器需求,使南阳独山成为三代王朝重要的制玉来源。

春秋战国时期“礼崩乐坏”,社会制度发生了极大变化,玉的礼器功

能逐渐减弱,装饰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。

玉逐渐被人格化、道德化。孔子的“君子比德于玉”,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。

2、“和氏璧”的故事

独玉

和氏璧

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和氏璧,有学者考据,即是南阳独山玉制品。

据《韩非子·和氏第十三》记载,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,先后两次把它献给了楚厉王、楚武王。厉王和武王令玉匠鉴别,都说是一块石头。卞和因此被砍去双脚。

后楚文王继位,卞和就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痛哭。文王听说后派人前去询问他为啥如此悲伤,卞和告诉来人,他悲伤的原因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,把忠诚的人称为骗子。

文王知道后,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,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,就命名为"和氏璧"。

3、秦汉的君子佩玉和金彩玉璞

独玉

《礼记,玉藻》日:“古之君子必佩玉,君子无故,玉不离身。”玉所具有的品质,与儒家所提倡的君子品德交相呼应;质地温润而有光泽,似君子之仁;缜

汉代的张衡在《南都赋》中对独山玉的描述可谓淋漓尽致:“其宝利珍怪,则金

秦汉时期,赏玉、佩玉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,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之下,南阳的制玉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,制玉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。

4、元代的渎山大玉海与玉玦传说

独玉

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为昭示元代国势的强盛,于至元二年(1265年)令皇家玉工用独山玉雕制的盛酒器。

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玉器,高70厘米,口径135~182厘米,重达3500千克。

颜色青绿,石质柔和细腻,图案精美,形神兼备,玉渎内外雕有龙、螭、羊、鲤鱼、犀、螺、蟾等十几种动物图案。

渎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,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。

玉玦是玉制装饰品之一,形似玉环,但有一缺口。

南阳玉

南阳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,有南阳翡翠之称,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,也称“独山玉”或“河南玉”或“独玉”,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。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,质地优良,开采、雕刻、经营历史悠久,举国著称,被誉为“中国玉雕之乡”,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
南阳玉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9月26日17:07:08
  • 除非特殊声明,本站文章均为原创,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