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2020年7月12日07:17:45玉文化评论2,3432阅读模式

色变和质变是出土古玉常见现象,也是出土古玉重要标志。其中有一种变化是白化(也常常俗称为钙化),究其原因众说纷纭,有的认为是矿石结构水逸出造成的,有的认为是土壤中的水沁入造成的,有的认为是地火烘烤造成的,有的则认为是土壤中酸碱腐蚀造成的,还有的认为是与入土前经过焚烧造成的。种种解读都不无道理,也许正是这种扑朔迷离才使古玉更加神奇。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一、整体白化

“整体白化”是指玉器由内至外通体变白的样态。这类玉器因已完全丧失玉质原有透明度,因此用灯光照射时无法透光。考古发掘中出土有数量较多的整体白化玉器,如浙江省余杭县瑶山所出良渚文化玉琮,器表及内孔均呈白色,以灯光照射亦不透光,可知其已整体白化。其他如反山、瑶山等地出土的玉器,也见有琮形器、锥形器、柱形器等几近整体白化的玉器。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琮

此件玉琮呈外方内圆状,玉质颜色完全变白,用灯光照射时并不透光,属于整体白化的类型。

二、局部白化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局部白化可按照白化部位及白化形态区分作多种类型,其中以表面白化、网状白化及不规则白化等最为常见。

1. 表面白化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“表面白化”是指玉器表面变白但内部仍保留原来玉质的样态。由于此类玉器尚未完全丧失透明度,因此以灯光照射时仍可见部分透光,如河南省淅川县下寺一号墓出土的成对玉虎器表广泛白化,若用灯光照射可见其内部原有青中带黄的玉质呈色,为典型表面白化玉器。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战国时期 双龙首玉珩

玉珩玉质表面颜色变白但内部仍保留原来玉质,用灯光照射时会透光,属于表面白化现象。

2. 网状白化

“网状白化”是指玉器白化部位呈网状分布的样态。这种白化类型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器较为常见,如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出土的良渚玉璧,其玉质颜色深暗,白化部分犹若丝网般散布全器。类似的白化还可见于其他良渚文化玉器,它的出现或与当地玉料结构有关,相关问题值得深入研究。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璧

此件玉璧玉质因密度分配不均白化部份呈现网状分布的样态。

3. 不规则白化

除上述类型外,大部分玉器的白化呈不规则分布状。白化程度较重者,原有玉色如点缀般掺杂其间;轻微白化的玉器,常见点状或块状白化散布于原有玉质之中;而当白化和未白化范围相当时,则可见二者在全器错落有致分布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局部白化位置得宜,往往还会对丰富玉色产生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。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战国晚期 玉剑璏

此件玉剑璏玉质发生局部白化,白化部分与原来的玉质互相交错造成丰富玉色的特殊效果。

刚出土的白化玉器呈色粉白,后逐渐转变为浅褐色且日益加深,若经人为盘玩,则对比鲜明的白化部分与原始玉质之间会如重新调和般彼此交融,产生另一种温润质感,即所谓的“熟坑”。

古代玉器白化现象

战国时期 玉璧

此件玉璧因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及人为盘玩,出现明显的熟坑现象。

然而,并非所有白化玉器都会出现“熟坑”现象,结构变松的白化玉器硬度也会随之下降,因此严重白化的玉器通常极为脆弱,难以经受人为盘玩,很容易出现断裂或粉碎,需特别小心保护。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7月12日07:17:45
  • 除非特殊声明,本站文章均为原创,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